與黃麻的相遇
2022/6/27
對我來說,第一次感受到孟加拉閃閃發光的潛力,是因為黃麻。 「真是的——這個國家真的太討厭了!賄賂盛行、街上也到處都是乞丐,我想回家了……」 還記得學生時代的我走在達卡街頭時,幾乎天天都是這種快哭出來的狀態。 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我遇見了黃麻。 「這是我們的黃金纖維喔!」 聽到孟加拉人指著那些粗糙的麻布袋這麼說, 我感到既新鮮又訝異。
大量生産與工作桌
此外,由於可以區分各包型的銷售額,各工作桌之間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競爭意識,提升職人們的工作動力。
我過去曾經參訪過其他公司的工廠,在視察「流水線生產」的時候,看著負責圖膠水的職人一整天都在塗膠水的模樣,深有感觸。「這個職人的技術有在進步嗎?」
「為了讓每個職人的技術都能夠更加精進,必須要從0開始參與包包的製作才行……」 工作桌的生產方式,就是從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後衍伸出來的。

「工作的意義」依價值觀而有所差異 再繼續談一下大量生產與手工生產之間的「Third way」吧。 說來有趣,在這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之間,勞動者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完全不一樣的。想必「工作」這一詞的意義也是有所不同的。 正因為如此,即使這兩種生產方式同時存在於這世界上,卻幾乎不存在交流,甚至可能是互相批判的狀態。 習慣了彼此對立,所以更不容易發現對方的優點並加以結合運用。看到這一點,讓我感受到了極大的可能性。 將大量生產與手工的優點結合加成,就能孕育出新的附加價值。這也可能創造出新的需求。 這樣「不妥協的、嶄新的生產方式」,正是產品生產的Third way,令我心中激動不已。 新的附加價值之中,想必也蘊含了新的價格與形態。
在孟加拉付諸實現的Third way,想必也能運用於尼泊爾與印尼。
每個國家必然都有最適合的、不同的Third way。為了尋找答案的旅程,可以說充滿了樂趣。 我們希望讓生產更有效率,但也希望透過只有某個人可以完成的技術等,藉由手工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最終,不論是規模或是品質,只要找到最適合那個國家的方法,讓該國、該區域以及職人「個人」的能力得到發揮,想必就可以在迴避價格戰的同時,也能讓該國在國際市場獨樹一幟。 這正是我的夢想。 *本文譯自山口絵理子小姐的專欄 —— 「大量生産」と「手仕事」は、対立しない。私が挑戦した、「妥協じゃない」ものづくり。 原專欄內容摘錄自山口絵理子小姐的著作『ThirdWay 第3の道のつくり方』,經重新編輯後發表。(編集協力:宮本恵理子・竹下隆一郎/ 編集:大竹朝子)
走訪斯里蘭卡Vol.1 寶石開採
2022/5/25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斯里蘭卡天然石的開採過程。 JEWELRY MOTHERHOUSE採用的斯里蘭卡天然石開採於「拉特納普勒」,距離首都可倫坡約2小時的車程。上了車,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最後來到了充滿大自然氣息的山林當中。









走訪斯里蘭卡Vol.2原石研磨工坊












走訪斯里蘭卡Vol.3珠寶工坊







Shizuku系列製作過程










Mother of pearl 母貝生產物語
2022/4/25
從母貝到製作成「海繪」的幕後故事Mother of pearl 母貝生產物語










新作”Filigree”珠寶與製作的職人們
2022/2/25
這次要介紹的是新品的Filigree珠寶系列與耳骨夾,以及製作的職人們的幕後故事。





Mugi先生的「金線」
2022/2/16
大家好。我是在印尼負責珠寶生產管理的笠原。
這次的Blog要介紹的是從Jewelry MOTHERHOUSE創立以來,就成為我們生產夥伴,擁有45年職人經驗的大前輩Mugi先生。


大概在6年前,我跟熟人打聽有沒有工很細的職人的時候,對方和我介紹了Mugi先生。
之後幾度前往Mugi先生的家中拜訪,卻一直錯過,讓我在等待的過程中越來越好奇他是怎麼樣的人。
終於得以見面的時候,也沒有能夠造訪對方的工作室,在雙方都很緊張的狀況下冷淡地進行著對話。
現在回想起來,畢竟是會經手黃金的職人,重視保密也是理所當然的,
Mugi先生後來也說他對初次見面的人都會特別警戒,但那個時候我也非常緊張,所以解釋的時候真的非常拼命。
然而,偷偷看了聽完我的說明後變得溫和起來的Mugi先生的表情,
「可以和他共事!可以開始嘗試有趣的事!」,
內心充滿了這樣的期待。
直到現在,Mugi先生的笑容也有讓大家的心情為之和緩的力量;
聽他說話的腔調,也有種讓整個空間被一種溫暖的氛圍籠罩的感覺。
不記得是哪時候的事,有一次我問他工作中小憩的時候通常在想些什麼?
那時Mugi先生的回答是:「一邊喝著熱茶,一邊在工作坊的露臺前吹著風,在放鬆的狀態下思考新作的靈感。」,
Mugi先生的腦袋裡,裝滿了他至今製作過的傳統技術與紋樣。
結婚對戒的「金線」,
也是基於山口小姐的設計,融入Mugi先生的想法後誕生的。
在充滿挫折的、製作樣品的時間與空間中,於焉孕育而生的「金線」。

直到現在,這款也是Mugi先生自己最喜歡的款式。
同時,從這款戒指不局限於「結婚對戒」既定印象的發想,我也有種「邁出了新的一步」的感覺。
接下來,我也會繼續讓Mugi先生腦海裡的奇思妙想付諸實現,
首先從幫Mugi先生泡一杯好茶,
然後努力地,將他精心打造的一件件作品送到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