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繪理子日誌】與黃麻的相遇。
2016/4/8
為了迎接10周年,再次拾起了黃麻。
對我來說,黃麻是當時在孟加拉找到的一道曙光。
因為還是學生的我,在達卡街上曾經說過
「天啊~這個國家太糟了!不僅賄絡橫行,而且路邊到處都是乞討的人
我真的好想回家~」每天哭哭啼啼的度日。
看見孟加拉人拿著硬梆梆的麻袋,卻自傲的說
「這是我們的黃金纖維!」
讓我覺得新奇也很不可思議。

(出處:The embassy of Bangladesh)
孟加拉在全球市場擁有品質好、大量的黃麻輸出。
當時,這是我眼中的唯一優點,
因此開始調查。
而且因為太投入,還跑去印度的加爾各答大學黃麻學系修課。
居然有黃麻學系?!我一開始也很驚訝。
所以可以知道,在孟加拉地區
麻製品是非常重要的資產。
不但對環境無害、排熱效果佳,
就連印度TATA集團的的汽車,
也會在車門使用黃麻。
漸漸地,我不斷被黃麻吸引而陷入其中。
其中有一項對我來說最大的魅力。
這個植物,不但不會輸給洪水
反而從那樣的環境中吸取養分,
藉由洪水帶來的肥沃土壤成長。
將阻力轉換成動力,
半年可以成長高達兩公尺,
黃麻使我看見開發中國家的可能性。
將劣勢轉變為優勢,
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能把自己的弱點,
改變成連自己也能喜歡的樣子。
我時常在達卡街頭這樣思考著。
所以,第10年,我決定回到初心。
密度更提高、輕量化並使用更鮮明的顏色,
做出更高品質的樣式。
當年真實地在我心中展現的生命力
希望能來到日本的街頭,
帶著我與MOTHERHOUSE相遇的感動。



以街頭日常生活為主題,在谷中店附近進行拍攝。
全新Airy Jute黃麻系列詳細介紹
相關專題:【10週年限定購物袋全台限量供應!】
相關專題:【十週年紀念!來自山口繪理子小姐的感謝信!】
【山口繪理子日誌】仙人。
2016/3/28
今天認識了新的職人。
我很好奇為什麼大家都叫他『仙人』
結果一看,真的是仙人!
是七龍珠裡面的龜仙人。

「請問您幾歲了?」
「52歲,但我體力不輸年輕人呢。」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他當天凌晨一點去釣魚,
卻在完全沒有闔眼的狀態
就開始做這麼精密的工作!
不只如此,他還釣到一條有長長牙齒的大魚!
他問我,「你是學生嗎!?」
我回答「布路(不是)」
笠原加了一句「他是我們公司社長。」
但仙人的表情看起來似乎不太相信(苦笑)
穿著T恤、正在學印尼話
這樣的人說是公司老闆的確令人難以相信...
他竟然說"那你直接做給我看吧!"
就直接把工具給我了♪
「剛帕!(沒問題)」♪
日本社會中經常會因為身分標籤而產生框架限制,
人們第一次見面就用有色眼鏡看你,
但這片土地的人們不受框架限制,這點很深得我心。
也喜歡每天遇見新的人、事、物和新的知識。
休息喘一口氣,才發現這次已經做了
10多個新品。
但比起數量,我更想多多嘗試新技術、發掘新事物,
將那些成果呈現在顧客面前
才是讓我最期待、最興奮的。
相關專題:【全新珠寶系列「Untro」正式上市!閃爍出個人獨特魅力!】

【山口繪理子日誌】日惹~
2016/3/18
日惹一如往常地炎熱。
但在飛行途中,
內心期待的感覺與往常截然不同。
在斯里蘭卡,巴瓦的建築觸動了我的內心
他對作品的熱情和付出
使我得到滿滿的能量
也對往後的挑戰更有信心。
就在第一天,過去想都沒想過的最新技術
就在今天成功了。
雖然以前我常常說"要是可以那麼做就好了~"
但當時沒特別著力在這個技術,
沒想到竟然成功了!
真的太令人驚訝了…
在抵達日惹的30分鐘前,
整理了先前匆匆忙忙寫在車票背面的草稿
終於訂出下一季的主題。
樣品製作的進行狀況也很順利。
這次跟金工職人Mugi一起進行作業。
Mugi是一個很好的人,
他的好,隨著共事期間感受更加深刻。
他說他從11歲就入行。
如果問他,目前做過最了不起的作品是什麼?
他會說是「國王的王冠」,
他就是這麼厲害的人。
所以我第一次見面就很好奇
「王冠...什麼樣的王冠?」
他得意洋洋地說
「那個王冠足足使用了20公斤的黃金!」
能和這麼優秀的人共事,我真的太幸福了。
說不完的感謝。
不管哪個國家、哪個領域
職人總是這麼的充滿魅力阿…

我總是打從心底地敬佩、嚮往
「比起言語,用雙手實際行動來提升價值的人」
也一直很想成為這樣的人。
我不禁想,在發展中國家的各個地方,
是不是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呢…
工作告一段落,回到飯店後
我開始將印尼的點滴、經歷化為文字。
在這裡遇見的人們、材料
和大家一起並肩挑戰的jewelry,
想以文字為這段時光做記錄。
雖然目前只有零星幾篇文章,
我想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版。
但在那之前,大家請別抱太大的期待。
相關專題:【全新珠寶系列「Untro」正式上市!閃爍出個人獨特魅力!】

【敦南誠品店Staff日誌】
2016/3/14
大家晚安,好久不見了,我是敦南誠品店的Himari。
距離上次邀請田村小姐的珠寶分享會好像有點久了(笑),
最近才有時間跟大家分享活動的心得,其實是我反應太慢需要慢慢沉澱哈哈哈。
首先真的非常感謝撥空前來參加的各位,
其實當天到場的人數比原先報名的人數相差快一半,
也因為這個小誤差,讓我們的活動很快地就融化了陌生的氣氛,
當天大家超級踴躍的發問,真的非常感謝因為有大家的支持,
MOTHERHOUSE才能繼續往下一個生產地邁進。
上週好不容易得到一個空閒的午後,
遇見另一個也是以皮件為主的創新品牌。
手工與皮質的細緻不在話下,然而我竟然一點感覺也沒有。
記得前陣子買了一雙二手皮鞋,價格幾乎可以買一雙新皮鞋了,
朋友問我:「新的皮鞋不買,為什麼要買別人穿過的?」
比起單純以美感和造型取勝的商品,我更喜歡具有故事的那一個。
因為它背後的故事是取代不了的附加價值。
與其說是買商品,其實是購買故事吧。
後來,我回答我的朋友:「這是一種商品與人之間的溫度。」
如同分享會當天大家給我的感受一樣,
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我們一同分享著彼此的溫度給對方;
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卻並肩同行在一樣的路上支持著、不放棄。
這是大家共同創造出來的「溫度」。
也許用說的很難體會這兩個字的意思,
大概的感覺就像是,早餐店永遠只喜歡去巷口那家,
就算東西的美味不算是人間頂級,但因為那家店的老闆娘經常會跟客人話家常,
於是我感覺到吃早餐的美好。
希望這樣子的MOTHERHOUSE接下來也能繼續充滿笑容跟溫度,陪伴大家走下去。

【山口繪理子日誌】遷廠儀式
2016/2/19
今天是孟加拉的自營工廠Matrighor的二樓完工遷移的日子。
工廠移轉到這個地點是去年11月的時候,雖然當時是希望當下就能辦遷廠活動,
經過討論後還是決定等二樓也完工後舉辦,而這一天終於來臨了。
在寬敞的新工廠裡聚集了製作裏布工廠的員工、一起開發皮革的相關人員、
YKK拉鍊廠的人、負責黃麻編織的大家、商品輸出的貨運代理、還有協作工廠的人員
以及在海外金流的部分幫了很多忙的銀行相關人士、孟加拉黃麻協會的大家等等
真的有許多夥伴都蒞臨現場。
馬姆先生開始開幕的致詞,接著是山崎的致詞。
然後用短片的形式呈現Matrighor的歷史。
我則是穿上的很久沒穿的民族服裝,
依舊緊張地用孟加拉話表達: 從2004年初來乍到時獨自的奮戰情境,到如今已經過了10年。
能與160名工廠員工以及來到現場的大家,一起在這個國度不斷的創造新的東西,
就像是一場夢一般。而我想向讓這個美夢成真的大家,由衷的表達感謝之意。

我永遠不會忘記台下大家認真的表情,
每個人專心聽我說話點著頭的樣子,
雖然事先跟自己說好不可以哭,但眼淚還是忍不住湧上來。
最後當然由我們工廠的大家長——孟英先生壓軸致詞,
我們事前完全不知道內容,所以當他用孟加拉文說起我當初創業的情況時,
我嚇了一跳,眼淚又再度冒出來了。
「從沒有任何不方便的日本來到孟加拉,在哈扎里巴格(註:位於孟加拉首都達卡,污染嚴重的區域)
這個連當地人都不願意去的地方來回奔波,這個從160個包包開始事業的女性給了我源源不絕的動力」
「她讓我覺得其實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事,現在的Matrighor工廠就是最好的證明。
山口小姐、山崎先生、馬姆和我四個人是跨越國家的最佳夥伴」
「我想要對日本MOTHERHOUSE表達我最深的感謝,如果沒有日本的大家,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們」他說。
現在透過這篇日記,把孟英先生的心意傳達給MOTHERHOUSE的大家。
大家都致完詞之後,孟加拉最大、也就是世界出口量最大的黃麻協會的領袖,泛著淚光這麼對我說,
「謝謝你為孟加拉付出這麼多,這2個小時裡我學到了很多事」。
孟英和馬姆兩個人看起來真的很自豪的樣子,我想任何人聽了他們的致詞都會被打動的。
結束時孟英先生8歲的女兒也來了,
在我照著鏡子反省自己又不小心掉眼淚的時候,小步地跑到我身邊,
好像最近在學英文的她笑著對我說:
「My father really really likes Motherhouse.」
我用孟加拉話回她「我真的很尊敬你的爸爸喔」
然後她這麼回我
「Me too.」
非~常可愛。
像家一樣的工廠已經10歲了,
下一個10年,要努力成為這個國家的希望之星般的存在,
只要是跟大家一起就做得到。
然後接著一定能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希望之星。

【大阪阿倍野solaha店Staff日誌】日本關西旅遊在地人推薦!
2016/2/1
台灣的朋友們,大家好!初次見面,我是在日本大阪,Motherhouse阿倍野solaha店的高橋依子。
馬上就是農暦新年了,大家春節假期的計畫都想好了嗎?
因為聽說台灣春節放連假很多人會出國旅遊,
我就想説如果有計畫到日本(特別是關西!)來旅遊的台灣朋友,
能為大家介紹在地關西人推薦的關西景點與美食,
於是這一次特別請台灣的同事們幫忙,讓我在此借個版面登場!
不知道大家有來過大阪嗎?
在大阪最近新興的觀光勝地「天王寺」中,
有全日本最高的大樓「阿倍野harukasu近鐵百貨」,
Motherhouse阿倍野solaha店就位於近鐵百貨Wing館的3.5樓,
是Motherhouse在關西區域的店面中,離關西國際機場最近的一家店喔!
我想應該有不少台灣朋友還沒看過日本Motherhouse的店面,我就特別借你們看一眼吧!(笑)

話説這裡畢竟是身高300m日本第一高的大樓,當然是要有個大觀景台囉!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這裡點連結:HARUKAS 300(觀景台)
更厲害的是,我們的店附近還有榮登「大阪京都版米其林指南2016」的章魚燒名店「章魚燒やまちゃん」!
這家店可是員工們每個月必吃的大阪絕品美食喔!
》》在地人必吃美食:章魚燒やまちゃん
打算來關西玩的朋友們,一定要順道過來看看阿倍野solaha店喔!
為了能讓大家能宛如身處台灣一般地自在,
我將會用心地,用我流暢的關西腔和剛學好的中文(其實只記了幾個單字….),
誠摯地接待各位!※中文抱佛腳特訓中!笑

關西Motherhouse的全體員工,誠摯期待大家的光臨!
【山口繪理子日誌】Surprise Cake
2016/1/22
新年的工廠,發生了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工廠的小組長們從早上開始就笑嘻嘻地圍在一起不知道在策畫什麼,
「新年快樂!」突然地拿出了一束鮮豔的紅花送給我,
叫做Mito的員工代表發言:
「希望管理階層的大家,新的一年過得健康又幸福」
因為太意外了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其實在我心裡並不會特別意識我們是上司跟下屬的關係,
只是理所當然地考慮著有什麼事是我們能為大家做的,
所以完全沒想到會受到這種待遇!
結果接下來竟然有一個超大蛋糕被推出來・・・・・。
「Madam(女士),快點切蛋糕拉!」
大家的笑臉又給了我設計新包包的力量,
真的很謝謝你們,
我想要做的不只是形式,更要把這些溫暖的心意變成實體的包包。

【中山店Staff日誌】新人報到!
2016/1/15
大家好,我是中山店的新同事Maggie。
經過溫馨的聖誕節與熱鬧的跨年,從2015來到了2016,
這陣子節慶氣氛濃濃的,才發現不知不覺來中山店有兩個月了。
店鋪中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來到,或許是在店鋪外拍照的外國朋友、在附近散步的老夫妻、
又或許是帶女朋友來挑選禮物的年輕人,因為一個包包、一條圍巾或一件珠寶,從此大家不再是陌生人,
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而來,平時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著,卻因為MOTHERHOUSE彼此有了新的連結,
這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每天都有新朋友陪我度過,每天都有新鮮事,所以我享受在店裡的時光。
在這裡,我除了學習商品知識,也重新認識了MOTHERHOUSE,
更加確定我喜歡MOTHERHOUSE,因為這是一個充滿各樣可能性的品牌,
我喜歡山口小姐,因為她總有挑戰新事的勇氣,
我喜歡中山店,因為這裡可以陪好多朋友創造他們與MOTHERHOUSE獨特的故事。
最近店裡多了一抹綠,新品Shinryoku給店鋪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歡迎大家有空來中山店逛逛,讓我們與您分享這「有溫度的品牌」。

【阪急店Staff日誌】美麗的珠寶系列
2016/1/8
大家好久不見,我是阪急店的Connie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MOTHERHOUSE新品項 ——「珠寶系列」。
珠寶對MOTHERHOUSE來說很新鮮,對店裡的大家也是!
上市之後常常可以聽到在珠寶櫃旁發出「哇、哇!」「太美了!」讚嘆聲的Staff們。
這是印尼日惹古王宮的拉絲技藝,
從聚焦的鏡頭下可以看見手作品散發的樸質溫度,
每一縷堆疊纏繞的金線所導出的面,
都讓人聯想到宮廷雕梁畫棟、精緻美麗,
真的很難想像是職人在照明設備不足的斗室之作。
對於印尼金工漸漸淪為為了觀光客而做的粗製紀念品的現在,
更顯得用這項技藝做出精緻飾品的可貴,
MOTHERHOUSE的金工飾品也讓我們也重新思考了製品的意義。
商品要讓做的人思考、讓賣的人思考、也讓買的人思考。
對珠寶飾品有興趣的您,
現在店裡備有放大鏡、聚焦鏡頭、電子與紙本型錄,
歡迎您現場跟我們一起欣賞這精緻的工藝技術:)
阪急2F店02-2723-7036

果實系列介紹
更多珠寶系列
【山口繪理子日誌】泰雅族
2015/12/31
半路上在當地的小吃攤吃午餐,
那裡四處可見戰時的遺跡,
看到很多寫著日本兵名字的海報嚇了一跳,
詢問之下原來是日本戰敗前,有多達8萬名台灣人作為日本兵從軍,
從1895年到1945年為日治時期,因此有很多會講日語的人。
車子再往山上前進,終於到了原住民的村落,
不過這裡什麼也沒有。

有間小小的類似點心店的地方,
站著一位老婆婆,
「我、日語、學過一點唷」
86歲的老婆婆說著隻字片語的日文,讓我非常驚訝,
「以前還說得更好一些」
接著靠近旁邊坐著的另一位婆婆
「你從日本的哪裡來呢?」被問到
「東京喔」
「阿~東京是吧」
「可以拍張照片嗎?」
「恩」啪擦一聲。
(這張照片很有味道,想要把它洗出來)
拿給婆婆看之後她非常驚訝,
好像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臉那般誇張地驚訝,
然後對我說了一聲「謝謝」。
那句「謝謝」說得很緩、很小聲,但好像包含了很多東西在裡面,
我和婆婆道別後,覺得想要瞭解更多台灣的事。
下午看了幾個手工藝品,有些是藤編、有些是織布,
「做一個這個要花多久時間?」
「2個月。這個的話是3個月左右」
「賣多少錢呢?」
「20萬左右吧」
「嚇!」
台灣眾多還存在的傳統工藝裡,
光是這天,就好幾次聽到:
「他是最後一個還會這個技術的人」
「唯一一位師傅」、「只有這個人會做」這樣子的介紹。
「只有這個人能做,而且光是做一個就要2個月・・・這樣完全沒辦法量產呢」
比起寮國、柬埔寨或是斯里蘭卡的傳統技術,
台灣這邊真的是走到「最後」了的感覺,
年輕人沒有興趣傳承,留下的手藝也太過昂貴沒有人買,只能走向消失一途…
這位就是「唯一」能做藤編的職人,
很漂亮的女士,曾經得過獎,她的手藝聽說是向中國人師傅學習的。

「好難哪」老實說,這次有點不知道該把重點擺在哪種素材或技術,真的很困難,
不過還是想要繼續做更深入的調查,首先先從村落的背景、國家的背景開始,
做Village系列正是學習產品背景和文化的好機會。
晚上升起了營火,和村裡的大家一起烤山豬和鹿肉來吃,
整個晚上就是吃完跳舞、跳完再吃的循環。

可能因為在高山上,稍微跳一下舞就異常地累,
「呼-呼-呼-」喘個不停。
圖片正中央的那位就是泰雅族的村長。
「是地位最高的人喔」旁邊的人這麼介紹,
村長本人不會說日文,腰間上配戴著一把台灣刀,
用看起來很鋒利的那把刀俐落地切著肉,
不太說話只是默默地調整著營火。
小鹿的肉・・・很抱歉要把你吃掉・・・

偶爾一口氣喝完小米酒,
自己不吃東西,就為了服務我們這些客人,
從旁邊看著村長連小細節都照顧到的畫面,突然覺得很能夠理解
(因為是那樣子的人才能夠當上村長吧・・・)
自己一個人在心裡認同著
(好帥氣呀・・・)
(想要去跟他說一下話・・・)
其他台灣人都很活潑開朗,
只有村長沒有什麼表情變化,有一種職人的氣質。
內向的我鼓起全部的勇氣走到他旁邊向他道謝,
然後一起拍了合照,
看不出來哪邊是原住民吧?!
他們把泰雅族的服飾借給了我,
這身紅黑白相間的服裝就是泰雅族的圖騰。

勇敢民族泰雅族的頭目,回程的飛機上他的影像一直留在我腦海裡。
許多年輕人離開部落,面臨生存抉擇的部族不在少數,
會說族語的人減少了、紋面(為了能在戰鬥時立刻分辨出所屬部族)等等特有文化的消失,
從各個角度來看原住民的獨特性在現代社會中確實在淡化,
因為無法抵擋大時代的洪流,部落難以活化。
在和大家交流的過程中聽到像是這樣的心得
「希望能像這樣有更多人來玩」
「部落的年輕人也和大家一起跳舞看起來很開心很好」
「年底的時候會有3000人聚集在這裡舉辦大祭典!」
從話語中感覺到,他們希望不管是國內外,
能有更多人來到這裡認識他們的民族、大家圍成一圈跳舞,
這是他們認為可以讓民族存續的方法。
我覺得如果能有一個產品加乘,大家一起跳舞的回憶會更有力道。
整體而言台灣比起亞洲其他國家發展得更快,我對於「最後一位職人」感到印象深刻。
談到這裡,就想到日本的發展更是飛快・・・淚
不過另一方面也讓我重新思考,
要好好珍惜亞洲發展中國家仍有很多可能性這件事。
話題轉到歐洲,我十分敬重的一位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發起者—威廉莫里斯,
他看到工業革命下大量生產的結果,認為必須回歸中世紀的手工製造,主張生活和藝術的結合。
我常常覺得他的主張很適合套用在發展中國家,,
「動手做」這件事本來就是世界通用,,
因為我覺得對人類來說,「手作」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