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日誌 2015-12-17
【山口繪理子日誌-珠寶系列】用線做的珠寶??
在街上和土產店走了好幾回,
最後找到的就是
「銀線細工」(Filigree)。
這是在第一家土產店看到的
大型的項鍊。
這是使用鍍金銀線做的
人力車模型。
非常精密、細緻,
我在亞洲其他國家從來沒看過。
「這個叫做Filigree喔。」
「Filigree?」
「總之,是把銀做成細線、做出形狀,
將其焊接、組合成型的一種珠寶工藝技術。」
日文是「銀線細工」。
最初看到時,讓我想起斯里蘭卡的紡織品。
只是把紡織的線換成銀。
如此細緻的技術機器絕對做不出來,
我一瞬間就對她著迷了。
經過了解,
這是日惹王國文化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
王宮時代,銀匠為了獻上貢品而競爭改良,
並做成各式王冠、髮飾。
如果只是這樣,斯里蘭卡也十分出色
但差別在於,那是「小於1公厘的線製作而成的工藝品」。
在日本或其他亞洲國家的銀細工,
幾乎是以「雕刻」「鑄造」為主。
只要製作模型就能大量製造,
少有瑕疵且效率高。
但印尼的銀細工是從「一條線」開始,
粗細大約0.2mm-0.6mm的金屬絲
將它扭轉、彎曲、焊接來做出形狀。
(原來如此...原來是印尼特有的技術,
應該要再調查仔細。)
『這種珠寶工法從古代埃及文明時期開始,
數千年當中傳到世界各地。
但現今,職人減少以及「雕刻」「鑄造」等可大量生產的技術影響之下,
在歐洲是被分類為古董珠寶(Antique jewelry)』
這是埃及的古董Filigree手鐲。
「瀕臨消失邊緣的傳統技術...」
不只這回,過去在發展中國家覺得
「真不錯」的東西,
也幾乎都快失傳了。
有很多響應救援瀕臨絕種動植物的團體,
但傳統技術卻沒有。
我常常覺得這個現象很怪異。
但手工藝會衰退,
製作者身上有很大的責任。
看著商品,
我認為原因有很多。
首先,因為是銀的材質,
多多少少會生鏽、變色。
另外,尺寸太大,
如果在渡假地的氛圍還可以
但在日本絕對無法使用。
而且形狀太具體很難搭。
而且設計本身有點...。
會讓我覺得製造者本身就有問題的原因是
即使每家店都去逛一逛,
但賣的東西都一模一樣。
因為長時間,沒有改革創新。
當初在孟加拉聽過的「設計,就是抄襲!」
這句話出現在我腦中。
但是,我認為只要有了這項技術和材料,
一定能做出很棒的珠寶作品。
當初在孟加拉找到「Jute」時,
也是這種感覺。
(去做就行了。)
於是開始在村子裡尋訪職人。
(未完待續….)